全站搜索
首页[杏彩注册]主管
首页[杏彩注册]主管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
万事注册-哪个旗下的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3-24 23:26    文字:【】【】【
摘要:万事注册-哪个旗下的 锂矿供给释放的不确定性仍为供给增量带来了挑战。现今世界上开采应用最 多的锂矿物是锂辉石、锂云母和盐湖卤水等。 新矿山建设周期长,全球顶级矿山从发现

  万事注册-哪个旗下的锂矿供给释放的不确定性仍为供给增量带来了挑战。现今世界上开采应用最 多的锂矿物是锂辉石、锂云母和盐湖卤水等。

  新矿山建设周期长,全球顶级矿山从发现到投产的所需时间平均为 16.9 年。 从最初发现到投入生产,每座矿山的交付周期各不相同,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包 括产品与矿山类型、地理位置、政府以及社区需求。在全球最大的 35 个矿山从 发现到投产的平均所需时间为 16.9 年,其中最短的为 6 年,最长的为 32 年。 全球 35 个顶级矿山的勘探与研究平均所需时间为 12.5 年,几乎占到总投入 时间的四分之三。在这一阶段投入时间最长的矿山,通常都经历了多次所有权变 更和研究修正。普遍来说,顶级矿山在可行性研究完成后的 1.8 年进入矿山建设 阶段。理想状况下,可行性研究完成后不久便可开始建设;但对于一些矿山来说, 建设之前还需要 3~5 年时间,部分是因为希望在建设之前继续增加储量,又或 者面临开采许可、执照、资金与社区抗议等问题。

  海外盐湖虽然禀赋优异,简单的盐田摊晒工艺即可实现规模化量产,但仍存 在基础设施受限、政府审批过程冗长的问题。如 Allkem 旗下阿根廷 Olaroz 二 期项目,其规划工业级碳酸锂产能 2.5 万吨/年,但由于关键管道、电气设备和 能源受限,项目预计由 2022 年 12 月投产延期至 23 年 Q2 投产。

  对比各个盐湖的组分可以发现,国内主要盐湖的初始锂浓度大都在 0.05% 以内,最低可达到 0.003%;而智利 Atacama 盐湖初始锂浓度可达到 0.157%, 是国内盐湖的 3-50 倍不等。另一个核心的指标是镁锂比。盐湖卤水中的各种离 子(如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和钠离子)与锂离子共存,通常富含镁离子。从 盐湖卤水中提取高纯锂产品,必须将锂与其它共存离子分离。世界上绝大多数卤 水资源的特点是镁锂比高,从高镁锂比卤水中提取锂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智利 Atacama 盐湖镁锂比仅为 6.1,国内盐湖的镁锂比普遍在 40-135 之间,最 高的甚至超过 1500,因而锂提取难度较大。 此外,当前盐湖提锂仍是提完钾之后的副产品,因此碳酸锂产能很大程度上 受到老卤产量的制约。原卤提锂一方面对吸附剂要求更高,另一方面新盐湖资源 主要位于如西藏等地区,存在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澳洲矿山+中国冶炼”的矿石提锂模式已相对成熟,但国内部分矿山进展 仍较为缓慢,以锂矿石甲基卡为例,其自 1965 年-1972 年均处于地质队勘查阶 段,从 05 年 24 万吨采选产能获得环评到 2010 年竣工环保验收,历时 5 年多的 时间。其 105 万吨原矿开采产能自 2013 年 5 月获得采矿许可,经历产线技改以 及停产事件,直到 2019 年才启动复产,历时 6 年时间。同时计划建设的鸳鸯坝 250 万吨/年锂精矿项目目前处于环评阶段。

  从海外澳洲各大矿山披露的数据看,澳洲当地也存在劳动力短缺和疫情因素 影响,Mt Marion 和 Cattlin 矿山实际产量均低于先前 2022 财年产量指引。

  云母提锂主要受限于“废渣”和环保问题,云母提锂平均每生产一吨碳酸锂 会产生约 180 吨废渣(含选矿过程中的钾钠长石),未来千万吨级别的废渣需 要大面积的尾矿库或者充足的下游陶瓷和建材来消纳。另外环保问题也存在一定 制约,根据 SMM2022 年 12 月 5 日报道,江西省发现锦江水源水质异常,生态 环境部门对上下游地区开展调查工作,其中主要调查地区为上高、高安、宜丰等 地。对应的碳酸锂冶炼企业永兴、天成锂业、领能锂业也一度停产。

  由于澳洲劳动力短缺、疫情以及海外地缘政治等因素,全球锂资源供给释放 节奏放缓。美国 IRA 法案将美国新能源车税收抵免延续至 2032 年,但法案对于 供应链本土化要求趋于严格——规定电动汽车必须在北美组装制造,电池材料和 关键矿产必须来自美国或与美国有 FTA 自贸协定的国家,才有资格获得税收补 贴。对于使用来自“受关注国家”(中国、俄罗斯等)的电池部件和电池材料的 电动汽车,法案规定不可获得税收抵免,这对于国内锂矿企业供应的积极性有一 定的冲击。 而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交界处,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了一块盐 湖密集分布的三角形地区,这里是全球锂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所以这一地区也被 称为“锂三角”地区。这三个国家如今正在草拟文件,希望在锂矿价值波动的情 况下达成“价格协议”,建立锂矿的价格联盟。 2022 年 11 月 2 日,加拿大工业部要求中矿(香港)稀有金属资源有限公司、 盛泽锂业国际有限公司以及藏格矿业投资(成都)有限公司等三家中国公司剥离 其在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的投资。地缘政治波动进一步加剧了锂矿供需错配的矛 盾。此外,欧盟、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锂矿产出政策的出 台。

  根据我们的测算,2025 年全球锂资源供给将达到 193.4 万吨碳酸锂当量 (LCE),2021 年-2025 年 CAGR38.0%。预计 2023 年较 2022 年产量增加 37.7 万吨 LCE。2023 年主要供给增量仍来自南美盐湖和澳洲矿山,分别占整体增量 的 34.4%和 21.7%。南美盐湖以 SQM 为例宣布了较为激进的扩产计划,计划 2022 年底投产 18 万吨碳酸锂以及 3 万吨氢氧化锂的产能,2023 年扩产至 21 万吨碳酸锂和 4 万吨氢氧化锂产能;此外非洲矿山、国内资源均有增量。

  受益于各国政策的推进,我们预测 2025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有望突破 2500 万辆,对应电动车渗透率 27%。综合考虑电动车、储能、3C 电子消费以及传统 工业下游的需求,预计 2025 年全球锂需求量为 182.6 万吨 LCE,2021 年-2025 年 CAGR37.6%。

  我们预计 2022 年为锂资源供应最为紧张的一年,2023 年处于紧平衡,随 着全球范围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2024 年后锂行业有望重新回归供需平衡。碳 酸锂价格自 2021 年以来高位运行一度突破 60 万元/吨大关,高位锂价将倒逼电 池厂商寻求成本更低、更自主可控的新型电化学体系,钠电池就是可选方案之一。

  根据中科海钠官网的数据显示,层状氧化物正极搭配软碳负极材料的钠离子 电池相比于磷酸铁锂搭配石墨负极的锂离子电池,材料成本可以降低 30~40%。 这是由于在正极材料上游材料上,碳酸钠相比于碳酸锂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叠 加集流体材料方面,钠电池正负极均可以用更加便宜的铝箔。

  磷酸铁锂电池材料成本由磷酸铁锂、炭黑、水系黏结剂、铝箔、隔膜、电解 液、石墨负极与铜箔等八个部分组成(注:以下材料 22 年价格均来自百川盈孚) 截至 2023 年 3 月 21 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降至 31.93 万元/吨, 2023 年初 至今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 43.85 万元/吨。假设 23 年/24 年/25 年碳酸锂价格为 35/25/15 万元/吨: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磷酸铁锂价格为 16.6 万元/吨,碳酸锂价格为 55.8 万元/吨。若按照 1 吨磷酸铁锂消耗 0.24 吨碳酸锂测算,则对应 23 年/24 年/25 年磷酸铁锂价格为 116.1/92.1/68.1 元/Kg。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电解液价格为 5.6 万元/吨,若按照 1 吨电解液 消耗 0.03 吨碳酸锂测算,则对应电解液在 23/24/25 年的价格为 4.95/4.64/4.33 万元/吨,其余材料均假设其价格不发生明显变化;

  钠离子电池的主要材料成本由层状正极材料、炭黑、油系黏结剂(PVDF)、 无定形碳负极材料、铝箔、六氟磷酸钠、隔膜、水系黏结剂等组成。 正极层状氧化物价格 22 年为 6-8 万元/吨,考虑到未来规模化后的进一步成 本降低,假设 23/24/25 年层状氧化物价格分别为 5.5 /4.5 /4 万元/吨; 硬碳负极目前主要来源为日本企业可乐丽,成本较高,2022 年国产化硬碳 价格约为 5 万元/吨,考虑到未来规模化后的进一步成本降低,假设 23/24/25 年硬碳价格分别为 4/3.5/3 万元/吨; 钠电池电解液方面,早期样品阶段价格较高约为 20 万元/吨,远期产业规模 化成熟后有望降至 4 万元/吨,我们假设 23/24/25 年钠电电解液价格为 15/10/4 万元/吨; 其余材料价格与锂电一致。 钠电池材料度电用量方面,参考方铮等《室温钠离子电池技术经济性分析》, 测算得到 2022/2023/2024/2025 年每 100ah 钠离子电池材料成本分别为 213.9/169.5/131.67/93.82 元,以钠离子电池电压 3.2V 为电压标准进行测算, 100Ah 对应 0.32Kwh,那么层状氧化物&硬碳负极钠离子电池 2022/23/24/25 年每 Kwh 成本为 668.5/529.75/411.48/293.20 元。

  若按照 2023 年和 2025 年碳酸锂价格分别为 35 万元/吨和 15 万元/吨测算, 以“层状氧化物+硬碳”和“普鲁士蓝+软碳”两种材料体系为例,2023 年钠电 池材料成本约为 469-530 元/Kwh,与磷酸铁锂接近;远期 2025 年钠电池材料 成本约为 258-293 元/Kwh,有望较磷酸铁锂便宜 25.1%-34.1%。

  评判电池的性能指标,一般从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快充性能、系统集成效 率、低温性能、是否拥有长寿命等维度进行评判。宁德时代于 2021 年 7 月的钠 离子电池发布会上发布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除了能量密度逊色于目前的磷酸铁 锂电池以外,其余指标都持平或超越磷酸铁锂电池。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高达 160Wh/kg(宁德时代正在研发能量密度达到 200wh/kg 的钠离子电池);常温 下充电 15 分钟,电量可达 80%以上;在-20°C 低温环境中,也拥有 90%以上的 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 80%以上;热稳定性远超国家强标的安全要求。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能量转换效率高、循环寿命长、维护 费用低、安全性高等诸多优势,能够满足电池领域高性价比和高安全性等的应用 要求。 从电池构建的基础元素对比来看,钠与锂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这决定了两个 电池的原理相似;却又有着许多不同之处,这决定了两者电化学性能的区别。

  所谓能量密度即为电池平均单位质量或体积所释放的电能大小,一般会分重 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两个维度,动力电池领域通常更关注重量能量密度。 电池重量能量密度=电池容量×平台电压÷重量,可以看出电池重量能量密度与 电池容量、平台电压成正比,与重量成反比。而电池容量又由正负极活性材料的 克容量决定。虽然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原理类似,但是两者所采用的正负 极材料体系完全不同,克容量表现与平台电压表现也完全不同。

  从目前表现来看,钠电池在正极材料的克容量上与目前成熟的锂离子电池相 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差距不明显,但是与能量密度更高的三 元锂电池相比差距则较为明显。负极材料方面,虽然目前钠电池的理论容量与实 际容量均不逊色于锂电池,但是在可逆容量与首周库伦效率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 题。

  在循环寿命方面,钠离子由于半径比锂离子大,反应过程中嵌入脱出的难度 也较大且容易造成结构变化,导致其循环寿命较低,但是在产业界与学术界的不 断努力之下,目前钠电池的循环寿命已经达到可以和锂电池相媲美的程度。 倍率性能方面,钠离子电池的性能则更为优秀。相较于锂电池而言,钠离子 的溶剂化能较低,意味着钠离子电池具有更好的界面离子扩散能力,钠离子的斯 托克斯直径小于锂离子。相同浓度的电解液比锂盐电解液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 率,或者更低浓度的电解液也能达到相同的离子电导率,使得钠离子电池具有更 快的充电速度。

  温度是影响钠离子电池动力学过程和电化学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低温时,电 解液的离子电导率下降、黏度增加,导致钠离子/锂离子的传输速率变慢、电池 可逆容量下降。本征晶界电阻的增加和电极内离子的缓慢扩散,会抑制嵌脱反应, 且低温下负极生长的枝晶还会使电池性能下降,引发安全问题。 根据《纳微快报》期刊刊登的《Tailoring Nitrogen Terminals on MXene Enables Fast Charging and Stable Cycling Na‑Ion Batteries at Low Temperature》一文中的观点,由于钠离子的去溶剂化能力比锂离子小约 25-30%,这意味着 Na 嵌入脱嵌的活化障碍较低,根据 Arrhenius 阿伦尼乌斯 方程,有望在低温下实现更快的充电和更高的电池性能。

  虽然金属钠的性质比锂更为活泼,但是钠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却比锂离子电 池更高。在充放电过程中,钠不会与铝产生合金化反应,因此正负极均可以采用 铝箔作为集流体,从而避免由于过放引起的集流体氧化且可以过放至 0V。另外, 钠电池在高温下产气主要为不可燃的二氧化碳(来自正极),可燃性的氢气含量 很少;磷酸铁锂高温下产气主要为氢气(来自负极 LiC6 和溶剂的反应)。 在安全性测试(加热、过充、短路、跌落、针刺、海水浸泡等)中,钠离子 电池能做到不起火爆炸,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能。 钠离子电池目前主要面向的市场为 A00 级新能源电动车、两轮电动车以及 储能电池三个方向。

  2022 年 11 月 29 日,宁德时代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表示,钠离子电池普遍 可以满足续航 400 公里以下的车型需求。宁德时代通过首创的 AB 电池系统集成 技术,实现钠锂混搭,优势互补,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使钠离子电池应用 有望扩展到 500 公里续航车型,覆盖 65%的新能源车市场。 孚能科技公告收到 江铃集团新能源“同意就 EV3 车型开展钠离子电池前期适配性预研工作”的通 知,相关配置应用钠离子电池的车型将于 2023 年上市销售。 根据 2022 年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目前市场上主 要 A00 级电动车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在 110~130Wh/kg 之间,钠离子电池 的能量密度在 120~160Wh/kg 之间,理论上在 A00 级电动车领域,钠离子电池可以实现对锂离子电池的替代。

  根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城柳州范本大数据报告》,自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6 月,小型纯电动乘用车更聚焦短途出行,车辆单次出行里程均值为 7.56km, 用户主要用于上下班、购物接送孩子等。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作为小型纯电动乘用 车型代表,单次出行里程均值为 6.71km,充分满足了基本代步出行的需求。从 车辆日均行驶里程均值看,新能源乘用车日均行驶里程均值为 39.1km,其中小 型纯电动乘用车日均行驶里程均值为 30.38km,上汽通用五菱日均行驶里程均 值为 29.2km。 从车辆月均充电次数分布看,小型纯电动乘用车月均充电次数相对稳定,主 要集中在 10-15 次,相当于每 2-3 天车辆充 1 次电。若按照一周充电 3 次计算, 一年充电次数为 156 次,10 年充电次数为 1560 次,目前钠电池循环寿命性能 已满足此应用场景。

  目前两轮电动车所用电池型号、电压、电量与质量均有不同,如下所示。此 处将较常见的电池型号以及性能指标进行整理归纳,其中能量密度的计算方法为 标称电压*额定容量/参考重量。

  除了能量密度之外,两轮电动车也对锂电池的其余电化学性能有着具体的要 求,诸如高低温充放电性能、容量保持率、循环寿命与安全性能方面都有相应的 标准,目前国内有关电动两轮用锂离子电池标准主要为 QB/T2947.3-2008、 GB/T36972-2018 以及 GB/T36672-2018,国际上主要是 ISO18243-2017 的标 准。

  在其他电化学性质方面,两轮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度最大范围要求为 -40℃~85℃,循环寿命的最高要求为 600 次不低于 80%,安全性方面要通过针 刺、挤压以及外部火烧的测试。钠离子电池均可以满足这些需求,因此两轮车现 在已经成为了钠离子电池重要的下游应用场景之一。 两轮电动车所使用的电池目前仍以铅酸电池为主,但锂离子电池正在加速发 展中。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1 年两轮电动车的电池类型分布中,铅 酸电池占比达到 76.6%,锂电池占比仅 23.4%。 目前两轮电动车用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也正在快速推进,各大企业均有 相关布局动作。

  储能同样是钠离子电池的重要应用方向。2022 年 6 月 1 日,发改委等九部 门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目标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年发 电量达 3.3 万亿千瓦时左右。规划提出,要加强可再生能源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 装备攻关。除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高海拔大功率风电机组、新一代高效低成本 光伏电池、绿氢制备等技术之外,多项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也被囊括其中,包括 钠离子电池。 对于电化学储能电站工程,其全生命周期过程包括建设阶段、运行阶段和投 资回报阶段。张平的《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及经济性分析》一文中,将钠离子电 池储能电站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为投资成本、财务成本、运维成本和电力损耗成 本 4 个部分。

  对于各种储能技术,以储能系统的放电电量为准,采用平准化电力成本 (LCOS)方法来比较不同储能技术的成本。考虑到钠离子电池应用于储能电站的 成本,主要来源于电池系统的前期初始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以及电力损耗, 故主要分析储能电站电池系统的度电成本;并充分考虑电池的运行特性和寿命特 征,参考张平《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及经济性分析》一文提出储能电站电池系统 的度电成本计算公式为:LCOS(平准化电力成本)=(初始投资成本+运行维护 成本+电力损耗成本)/系统全生命周期上网电量,其中初始投资成本即储能系统 建设时投入的成本,通常包括设计、硬件、软件、工程、采购、施工等产生的总 费用;运行维护成本,即储能系统在每年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包含容 量维护成本、功率维护成本和人工运营成本;电力损耗成本即储能系统在全生命 周期内从电网或其他能源电源处充放电花费的所有费用;系统全生命周期上网电 量指储能系统每年向电网输出的电量,与储能系统的放电效率、储能容量、年循 环次数和放电深度等有关。

  在储能系统投资成本中,初始容量投资成本一般占据初始投资的 60%以上, 该成本主要用于电芯购置。钠离子电池,尤其铜基钠离子电池,其正极材料主要 元素 Na、Cu、Fe 和 Mn 都是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大宗元素,相比锂离子电池 Li、Ni、Co 等元素成本优势明显;另外,负极采用的无烟煤前驱体,其材料来 源和成本亦有优势,且碳化温度(约 1200 ℃)远低于生产石墨负极时的石墨化温 度(约 2800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原材料和生产制造方面成本优势明显; 综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集流体等方面,钠离子电池材料成本约 370元/(kWh), 而且随着产业链成熟,材料成本有望进一步下探,结合结构件和电气件成本,初 始容量投资有望控制在 500~700 元/(kWh)。

  钠离子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孪生兄弟”电池,原理与技术上的近似也注 定了锂离子电池与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的近似,但是不同于锂离子电池成熟、甚至 某些环节未来将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钠离子电池呈现出一派方兴未艾的景象, 部分环节仍处于“卡脖子”环节,产能的大规模释放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锂电池产业链上游存在原料矿产与电池材料两个部分。原料矿产主要以锂、 锰、镍、钴四种矿产为主,提取矿产后加工制作成电池材料。电池材料主要分为 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其他材料五个部分。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关键功能材料,也是锂电池中成本最高的部分,约占 40%。锂电池往往以正极材料来命名。常见的正极材料有三元材料、磷酸铁锂、 钴酸锂、锰酸锂。当前在动力电池领域,三元材料与磷酸铁锂是最主要的两种正 极材料技术路线,前者成本高但续航时间长,后者续航略差但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三元材料由不同比例的镍、钴、锰(铝)元素组成,由于钴是一种资源相对 匮乏、供应链脆弱,且市场价格高昂的金属,三元材料正在逐步向高镍化甚至无 钴化发展。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电池之间一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 2019 年后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渐下降,且 2020 年下半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成 本端压力的日益凸显使得多家整车厂商纷纷从三元电池转向磷酸铁锂电池。

  负极材料按照所用活性物质,可分为碳基和非碳基两大类。虽然锂电池负极 材料的技术路线众多,但其中人造石墨占据绝对主流,GGII 调研数据显示,2020 年人造石墨在负极材料中的占比高达 84%。由于当前石墨负极材料能量密度已 经接近理论上限(372mAh/g),提升空间有限,而硅基负极材料理论可以达到 3579mAh/g,是市场公认的下一代负极。不过由于硅碳负极进入产业的时间较 短,目前国内企业还处于研发与小规模测试阶段。 隔膜材料为聚烯烃隔膜材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目前市场化 的锂电池隔膜材料主要有 PE 单层、PE 多层、PP 单层和 PP-PE-PP 三层。根据 工艺上的区别,锂电池隔膜主要分为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两种。干法隔膜多用于 磷酸铁锂电池,湿法隔膜多用于三元电池。 电解液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添加剂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构成。 其中,电解质是电解液中成本占比最高的原料,六氟磷酸锂是当前市场应用最广 泛的锂电池电解质,由于具有较高的溶解度、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电化学 稳定性、与正负极材料匹配度高等特点,被称为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锂电池电解 质。 其他材料包括集流体材料(铜箔、铝箔),导电剂,铝塑膜,分散剂,粘合 剂等。

  中游的锂电池方面,目前动力电池主要为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除了这 两大电池之外,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锂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固态电池使用固 体电解质,替代了传统锂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具有安全、能量密度高、循环性 能好、适应温度广、充电速度快等优点。尽管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瓶颈尚未被突 破,距离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但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大力推动。 下游锂电池应用方面主要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与消费电池为主。此外,锂 电池回收是电池全生命周期的重要一环,电池回收方式分为拆解回收和梯次利 用。拆解回收指的是将报废的锂电池集中回收,进行放电和拆解,提炼原材料, 从而实现循环利用;梯次利用就是指将电动汽车上性能下降到初始性能 80%以 下的电池退役、检测,然后将性能较好的电池分容配组后再进行二次利用,从而 充分发挥剩余价值。梯次利用的电芯主要运用在储能和低速电动车等领域。目前 仅有磷酸铁锂电池可以通过梯次利用发挥剩余价值,三元材料的电池仍以拆解回 收为主。

  纵观锂电池全产业链,部分环节供需紧平衡的态势已经被打破,高工锂电研 究院长高小兵表示,多数锂电材料已处于价格下行阶段。目前除锂盐及相关产业 链(正极、六氟磷酸锂) 等,大部分材料已处于供需平衡甚至过剩阶段;若大部分 规划产能如期释放,除隔膜和三元材料外,磷酸铁锂、负极材料、电解液、铜箔、 VC、六氟磷酸锂、PVDF 等都将面临大幅过剩的竞争态势。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 成在 2022 年高工锂电表示:“预计最晚后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

  与锂离子电池类似,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也主要分为上游的电池材料、中游的 电芯、电池制作,以及下游的储能、低速车、A00 级新能源车领域。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上游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集流体材料、电解液以 及其他材料组成。 正极方面,层状氧化物材料、聚阴离子化合物以及普鲁士蓝为三大主要技术 路线,各有千秋。层状氧化物目前工艺成熟、成本较低,和三元锂电池在工艺方 面有一定的共通性,拥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与良好的产业化基础;聚阴离子化合物 稳定性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优异;普鲁士蓝成本低廉、原料丰富、理论容量 高。

  负极方面,主要分为硬碳材料与软碳材料。硬碳材料克容量高,但成本高昂; 软碳材料克容量低,但可以无烟煤作为前驱体,具有性价比优势。相比于软碳, 硬碳材料是目前国内企业布局钠电负极的主流方向:对钠离子电池来说,硬碳是 比较理想的一种材料,在高温碳化的状态下硬碳中的石墨域呈现出许多纳米孔, 为钠离子在硬碳中的嵌入提供了更多空间。 用于生产硬碳的主要为生物质、树脂类和高分子类前驱体,制备软碳材料的 前驱体主要包括石油化工原料及其下游产品,如煤、沥青、石油焦等,但是直接 碳化的软碳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表现出较低的可逆容量。

  目前,生物质基硬碳被视为是钠离子电池最理想的负极材料,然而生物质基 硬碳也有其自身的痛点。香蕉皮、泥炭苔、稻壳、棉花、葡萄糖、蛋白质和纤维 素纳米晶体等生物质都被用作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性 能。然而,另一方面,来自自然界的生物质通常含有一些杂质,需要在将其应用 到钠离子电池之前去除,且其 ICE(首周库伦)低于 85%,这仍然不能与商业锂 电池中的石墨阳极竞争。尽管生物质具有可持续性和丰富性,但总体成本仍高于 石墨和软碳。目前,生物质基硬碳的主要来源是日本的可乐丽公司所供应的椰壳 制硬碳,价格高昂,严重限制了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所以硬碳的国产化也亟需 进行。 电解液方面,主要以六氟磷酸钠搭配有机溶液的体系受更多企业青睐,也是 最有希望实现产业化应用的电解液体系。六氟磷酸钠拥有优秀的稳定性,价格也 相对便宜,制备工艺也与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六氟磷酸锂类似。

  集流体材料方面,不同于锂离子电池采用铝箔作为正极集流体,但只能使用 价格高昂的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钠离子电池在正负极都可以使用铝箔,对电池 铝箔的需求较锂电池翻倍,在远期将大幅拉动电池铝箔需求。据鑫锣资讯,1Gwh 三元锂电池对铝箔的需求约 300-450t,1Gwh 磷酸铁锂电池对铝箔的需求约 400-600t,1Gwh 钠离子电池对铝箔的需求提升至 600-1200t。 根据我们对供给与需求的测算,2022-2025 年全球电池铝箔仍将维持紧平衡 局面。2022/2023/2024/2025 年电池铝箔供需平衡分别为-5.7/-4.3/1.1/5.4 万吨 (负值为短缺)。2022-2023 年存在少量缺口;随着 2024 开始,电池箔产量开 始快速释放,2024-2025 年形成小幅过剩,但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但若有在建项 目进度不及预期,或仍将延续供给紧张态势。

  根据公司 2022 年业绩快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0.4 亿元,同比 -7.86%;实现归母净利润 70.3 亿元,同比+98.95%。 公司为国内无烟煤产量最大的上市公司:无烟煤为国内稀缺煤炭品种, 2021 年全国无烟煤产量最大的省份是山西,产量达到 2.26 亿吨,占全国的 64%; 产量最大的上市公司为华阳股份,2021 年公司煤炭产量达到 4610 万吨。 公司和钠离子电池龙头中科海钠紧密合作:公司与中科海钠优势互补,与中 科海钠合资建设钠电池正负极产线。公司主营产品无烟煤同时也是优质的钠电池 负极材料原料,通过裂解无烟煤获得的碳材料储钠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成本 低。当前中科海钠采用 Cu 基层状氧化物正极和无定形碳负极路线,产品性能处 于行业领先。

  2022 年前三季度,传艺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15.19 亿元,同比增长 8.5%;归 母净利润 0.93 亿元,同比减少 28.29%;扣非归母净利润 1.3 亿元,同比增长 19.76%。 消费电子与 PCB 行业打底:随着 5G 模块在笔记本电脑的应用及在操作系 统层面Windows7的退出及 Windows 10X的推出,笔记本电脑迎来一波换机潮, 更新替换需求进一步为笔记本市场整体出货量带来一定的增长。公司在笔电行业 拥有国际发明专利 50 余项,拥有国际先进的键盘设计结构。在 PCB 行业方面, 公司同时具备各类 PCB 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能力,拥有各优质多样的 PCB 产品线,主要产品范围覆盖 FPC、HDI、RPCB、LCP、Module、Rigid Flex 等多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医疗器械、通信、汽车电子 等产品领域,具备全方位 PCB 产品和服务的实力,打造全方位的 PCB 产品一站 式服务平台。 钠电池业务积极布局,已公告 3.3GWh 订单:根据公司 2023 年 1 月 9 日公 告,目前中试线 日投产,各项生产顺利,工艺持续优化, 中试线 型号电池储能和二轮电动车领域均有送样,主要是二轮电动 车的客户。公司先后于 2022 年 12 月 28 日和 2023 年 1 月 5 日公告与中祥航业 和德博新能源签订项目合作,合计订单 3.3GWh。

  2022 年前三季度,维科技术实现营业收入 18.05 亿元,同比增长 20.09%; 归母净利润 0.13 亿元;扣非归母净亏损-0.2 亿元。根据公司 2023 年 1 月 30 日 发布的 2022 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 2022 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者的净利润约为-9,6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额减少。 行业领先的锂电池企业:公司为行业领先的集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销售 及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具备电芯制造、封装和系统整合方案一体化 能力。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业务相对成熟并具有一定的市场地 位。维科电池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经过十 几年的发展,维科电池凭借其深厚的技术沉淀、成熟的生产工艺、可靠的产品品 质,以及快速的技术研发反应能力和良好的售后服务,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 认可,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目前是国内排名前五的 3C 数码电池供应商。

  依托锂电池,开拓新能源行业:维科新能源以维科电池十余年的锂电池生产 技术为依托,可定制开发各种不同用途的电池包,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 个性化的电池解决方案,应用领域覆盖二轮乘用车电池、特种车辆电池、家电用 电池、储能电池等,目前已成为国内两轮车共享换电行业头部企业供应商,欧美 电动自行车/电摩行业知名供应商。 携手钠创新能源,推动钠电池产业化:2022 年 9 月 9 日,维科技术与浙江 钠创新能源签订《深度合作战略框架协议》,正式开启钠电池的项目建设。钠创 新能源在钠电池方面技术储备雄厚,拥有美国专利 3 件,授权专利 23 件,申请 专利 40 余件,发表钠电论文 60 多篇,已经建成全球首套吨级铁酸钠基层状氧 化物正极材料生产示范线。目前双方合作完成了年产 3000 吨正极材料、5000 吨电解液的生产工艺包设计,所开发的正极材料及其电解液已经在 20 余家电池 制造企业进行验证。维科技术钠电池能量密度可以达到 150wh/kg,循环次数可 达 3000 次。2022 年 10 月 28 日公司公告 2GWh 钠离子电池产线、 同兴环保:与中国科大成立联合实 验室,力争钠电池技术领跑者

  2022 年前三季度,同兴环保实现营业收入 6.21 亿元,同比增长 4.29%;归 母净利润 0.82 亿元,同比减少 34.75%;扣非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同比减少 37.45%。 非电行业烟气治理综合服务商:同兴环保是国内知名的非电行业烟气治理综 合服务商,主要为钢铁、焦化、建材、造纸、垃圾焚烧等非电行业工业企业提供 超低排放整体解决方案,包括除尘、脱硫、脱硝项目总承包及低温 SCR 脱硝催 化剂。公司具备从工艺设计、设备开发与制造、组织施工、安装调试服务,到配 套脱硝催化剂的生产的烟气治理全产业链。 与中国科大成立联合实验室,力争成为钠电池技术领跑者:2022 年 9 月公 司与中科大签署共建储能电池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拟进行锂离子电池、钠离 子电池等储能电池电极材料相关的技术研究和产学研合作。根据 2023 年 2 月 10 日投资者问答,公司正在开展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电池产品的中试放大实验, 后续将根据相关进度动态规划配套产能,争取尽快实现产品量产。

  根据公司 2022 年业绩快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95.29 亿元,同比增长 7.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00 亿元,同比增长 1.82%。 合成树脂行业龙头:公司是以合成树脂及复合材料、生物质化工材料及相关 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酚醛树脂、呋喃树脂 产销量规模位居国内第一、世界前列。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持续科技创新,陆 续推出铸造用环保型呋喃树脂、涂料、保温冒口等铸造辅助材料,各类环保型、 耐热及增韧改性高性能酚醛树脂、印制电路板及光刻胶用电子级酚醛树脂、电子 级环氧树脂以及航空航天用高强度酚醛预浸料、高强低密度酚醛 SMC、阻燃增 强轻质酚醛轻芯钢、改性阻燃酚醛泡沫等产品。 树脂为基,进军硬碳:2022 年 12 月 17 日,圣泉集团发布公告:公司拟采 用自主研发的生物质精炼技术,投资 24.80 亿元建设年产 10 万吨生物基硬碳负 极材料项目,建设地点为山东省济南市刁镇化工产业园,建设周期为 18 个月, 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硬碳负极材料 10 万吨/年。本次硬碳负极项目,以圣泉 生物溶剂法生物质精炼技术为基础,叠加生物质石墨烯、碳素阳极等关键碳材料 制备技术开发而来,在钠电池产业化的前夕,硬碳材料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022 年前三季度,元力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14.5 亿元,同比增加 29.06%; 归母净利润 1.66 亿元,同比增加 73.37%;扣非归母净利润 1.66 亿元,同比增 加 111.22%。 公司电容炭产能居国内前列,硬碳与电容炭制备有一定相似性:公司电容炭 产能居国内前列,受益于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及进口替代双逻辑。2021 年, 公司拥有 300 吨电容炭产能,居行业前列,电容炭系超级电容器最主要电极材 料,后续将充分受益于风电等新能源产业(2020 年市场规模占比约为 41.31%) 对超级电容器需求的拉动作用;由于电容炭制备技术基本掌握在日韩等少数国 家,我国进口依赖度超过 80%,后续公司产能将扩张至 600 吨,或进一步实现 进口替代。由于电容炭与生物质硬碳具有一定相似性,国内外主要电容炭生产企 业均同时具备无定形碳生产能力。

相关推荐
  • 速盈娱乐-首选APP
  • 万事注册-哪个旗下的
  • 优游Ultra注册登录首页
  • 正乾娱乐-钱取不出来
  • 天辰-天辰平台-「联盟认证注册」
  • 长安娱乐平台-登录网址
  • 首页“亚盛国际娱乐”首页
  • 主页!『欧亿注册』!主页
  • 首页:天美注册:首页
  • 玄武娱乐_平台注册登录[一站式平台]
  •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22-2023首页[杏彩注册]主管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
    友情链接: